冬季低温环境下,吊车作为工程作业中的关键设备,其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与安全。而防冻液作为保障吊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物质,其冰点是否符合冬季作业要求,是决定吊车能否在低温下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若防冻液冰点达不到标准,冷却系统中的水就可能结冰膨胀,导致水箱、水管破裂,甚至引发发动机故障,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。因此,掌握冬季作业时吊车防冻液冰点的检查方法,对每一位吊车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。
一、检查前的准备工作
在开始检查吊车防冻液冰点之前,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检查过程安全、准确的前提。
首先,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与环境。应在吊车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查,****是在发动机冷却至常温状态下,避免因发动机高温导致防冻液温度过高,在检查过程中烫伤操作人员,同时也能让防冻液恢复到正常状态,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。此外,检查环境应尽量选择在室内或避风、无雨雪的场地,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杂质进入冷却系统,影响防冻液的性能,也能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对舒适、安全的操作条件。
其次,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。核心工具是防冻液冰点检测仪,市面上常见的有折射仪式和电子数显式,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选择。折射仪式冰点检测仪操作简单、携带方便,通过观察折射光线来判断冰点;电子数显式则能直接显示冰点数值,精度更高,读数更便捷。同时,还需准备好手套、护目镜等防护用品,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防冻液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,造成伤害。另外,准备一块干净的抹布,用于清洁检测仪的检测面和吊车防冻液储液罐的接口处,防止杂质影响检测结果。
二、具体检查步骤
做好准备工作后,即可按照以下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吊车防冻液冰点的检查。
****步,找到吊车的防冻液储液罐。不同型号的吊车,防冻液储液罐的安装位置可能有所不同,通常位于发动机舱内,罐体上会有明显的标识,如“ANTIFREEZE”或防冻液的专用图标,操作人员可根据吊车的使用说明书准确找到储液罐位置。
第二步,清洁储液罐接口。用准备好的干净抹布,轻轻擦拭储液罐的加注口及周围区域,去除灰尘、油污等杂质,防止在后续取样过程中杂质进入储液罐内部,污染防冻液,影响其性能。
第三步,取样。打开储液罐的加注口盖,注意操作时要缓慢,避免因罐内压力突然释放导致防冻液溅出。使用干净的取样管或滴管,从储液罐中抽取适量的防冻液样品,取样量以能满足冰点检测仪的检测需求为准,一般为几滴至几毫升不等。
第四步,使用冰点检测仪进行检测。若使用的是折射仪式冰点检测仪,先将少量防冻液样品滴在检测仪的检测棱镜上,然后合上盖板,确保样品均匀覆盖检测面,无气泡产生。接着,将检测仪对准光线充足的方向,通过目镜观察刻度线,读取与明暗分界线对应的数值,该数值即为防冻液的冰点。若使用的是电子数显式冰点检测仪,只需将探头插入防冻液样品中,等待仪器稳定后,显示屏上便会直接显示出冰点数值,操作更为简便快捷。
第五步,记录检测结果。检测完成后,及时将检测得到的防冻液冰点数值记录下来,包括检测日期、吊车编号、检测人员等信息,以便后续对吊车防冻液的性能进行跟踪和分析,为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。
三、检测结果的判断与后续处理
检测完成后,需要根据当地冬季的最低气温,对防冻液的冰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判断,并采取相应的后续处理措施。
一般来说,防冻液的冰点应比当地冬季最低气温低5-10℃,这样才能确保在极端低温环境下,防冻液不会结冰,从而有效保护吊车的冷却系统。例如,若当地冬季最低气温为-20℃,那么防冻液的冰点应至少达到-25℃至-30℃之间。
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防冻液的冰点符合要求,那么只需将储液罐的加注口盖拧紧,确保密封良好,防止防冻液泄漏或受到外界污染。同时,定期对防冻液的液位进行检查,若液位低于最低刻度线,应及时补充同型号、同品牌的防冻液,避免因液位不足影响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。
若检测结果表明防冻液的冰点不符合要求,即冰点过高,无法满足当地冬季低温环境的使用需求,则需要及时更换防冻液。更换防冻液时,首先要将吊车冷却系统内原有的防冻液彻底排放干净,避免新旧防冻液混合,因为不同类型、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成分可能存在差异,混合后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沉淀物或腐蚀物质,损坏冷却系统部件。排放完成后,用清水对冷却系统进行彻底清洗,去除残留的旧防冻液和杂质,然后按照吊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,加入符合标准的新防冻液,加注量应控制在储液罐的最高刻度线和最低刻度线之间,不宜过多或过少。加注完成后,启动吊车发动机,让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,使防冻液在冷却系统内充分循环,排出系统内的空气,然后再次检查防冻液的液位,若液位下降,应及时补充至标准位置。
四、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在冬季检查吊车防冻液冰点的整个过程中,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,以确保检查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。
****,严格做好个人防护。操作人员在进行检查操作时,必须佩戴好手套、护目镜等防护用品,避免防冻液直接接触皮肤。防冻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,若不慎接触皮肤,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;若溅入眼睛,应立即用清水冲洗,并及时就医检查,防止造成伤害。
第二,避免在发动机高温时进行检查。发动机运行时,冷却系统内的防冻液处于高温、高压状态,此时打开储液罐加注口盖,极易导致高温防冻液喷射而出,造成烫伤事故。因此,务必等待发动机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检查操作。
第三,选择合适型号的防冻液。不同品牌、不同型号的吊车,其冷却系统的材质和设计要求可能有所不同,对应的防冻液型号也会存在差异。在补充或更换防冻液时,应严格按照吊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,选择符合要求的防冻液,切勿随意混用不同类型、不同品牌的防冻液,以免影响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,甚至损坏相关部件。
第四,定期进行检查。冬季作业期间,建议每隔1-2周对吊车防冻液的冰点进行一次检查,尤其是在气温大幅下降或吊车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后,更要及时检查,确保防冻液的性能始终符合冬季作业要求。同时,在春季来临,气温回升后,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防冻液进行检查或更换,为吊车下一阶段的正常运行做好准备。